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间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韩国频道
首 页 时政 经济 文化 军事 地方 外交 社会 科技 评论 韩语 娱乐 旅游 时尚 留学 图片 TV 商务

韩国大叔失联30年的中国朋友

2018年02月08日 10:51:5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平昌2月8日电 题:韩国大叔失联30年的中国朋友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

  如果不是平昌冬奥会,李滢镕埋藏在心中30年的心结可能永远无法解开。

  1988年的汉城(首尔前称)奥运会上,李滢镕是篮球赛场的媒体运行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服务。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记者,与这位记者成了朋友。

  那年李滢镕只有36岁。时隔30年,在电话中用英语谈起这位中国朋友时,他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几乎每天都聊很多,他非常聪明,非常睿智。每天中午,我都将很多吃的给他送到记者席上。”

  奥运会闭幕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也不奇怪,那时不仅没有网络,电话在中国都是“大件”,联系起来很不方便。

  李滢镕说,汉城奥运会改变了每个韩国人的生活。从小处来说,奥运会之前,韩国人很少排队,乱扔烟头也不觉得是个事,但奥运会后整个国民的素质都不一样了。从大处说,韩国政府放开了普通人国外旅游的限制。切身感受过奥运会的李滢镕成立了一家旅行社,专门组织出国游。

  这些年中,他去过中国10多次,走遍中国的知名景点和城市,但没有办法联系到那位中国朋友,尽管他清晰地记得他的名字。

  他的旅行社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但只要韩国举办大的国际赛事,他都抽时间去做志愿者工作,包括2002年世界杯和2014年的仁川亚运会。

  30年后,韩国再次举办奥运会。李滢镕是平昌冬奥会首尔志愿者协会主席,在得知成为奥运志愿者后,他穿上1988年奥运会的工作服,专门到博物馆里与奥运会火炬合了张影。他这次志愿者工作是在仁川国际机场给刚刚抵达韩国的外国参赛者和媒体服务,在那里他遇到了前来负责电视转播工作的中国媒体人白李。

  “他非常热情,由于时间尚早,他邀请我去喝咖啡聊天。”白李说。

  得知白李采访了很多届奥运会后,李滢镕问他是否认识那名30年前认识的记者。

  白李告诉新华社记者:“他告诉我非常想念那位中国朋友,希望我能帮他找到他。”

  手机朋友圈的威力很大,况且当年采访过汉城奥运会的中国记者人数本来就很少,那位居住在北京的王姓记者很容易就被找到了,他已经是位82岁的老人。

  李滢镕非常激动,拿到老人的电话号码后,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一开始老人出去散步没接,他非常焦急,最后终于通话成功,两人聊了很久。

  我们再次与李滢镕联系的时候,他非常激动地表示,愿意到平昌冬奥会新闻中心,面对面分享他的喜悦心情。

  那天是他志愿者工作的休息日,他开车100多公里赶到平昌,来到新华社工作间。他穿着红色的志愿者服装,头发已经白了,但举止儒雅,完全不像是位已经66岁的老人。一见面他就兴奋地说:“我和王先生聊了很久,我们共同回忆了30年前的美好时刻,他也邀请我有机会到北京见面,我觉得像是做梦一般。”

  他在我们工作间聊了很久,见到了很多的中国记者,留下了联系方式后,不舍地离去。

  我们后来也联系了那位身在北京的王姓记者,老人在电话中表示:“我对当年的记忆已经不深了,但当年的采访中,我遇到的每个韩国人都非常友好,都非常有礼貌,很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

  也许是事情过去太久,也许是采访过太多的奥运会,认识过太多的媒体运营官,记不清楚也很正常。毕竟汉城奥运会对他来说或许只是匆匆的过客,而对李滢镕来说,是生命中的唯一。

  平昌冬奥会的口号是“Passion.Connected”。官方的中文翻译是“激情平昌ㆍ和谐世界”,其实更多的意思是,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让全世界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奥运会的激情。这个时代,不会再有李滢镕那样的心结和遗憾。

  临别时,李滢镕希望申请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顺便去看看那位“老朋友”。

  也许,见了也就想起来了。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38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