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间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韩国频道
首 页 内政经济文化军事地方外交社会科技评论韩语娱乐旅游时尚留学图片TV商务

人工智能列车飞驰而过的瞬间

2016年03月16日 07:58:2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特稿:人工智能列车飞驰而过的瞬间

  新华社记者

  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车,它临近时你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你在不断期待着它的到来。它终于到了,一闪而过,随后便远远地把你抛在身后。

  “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的对局,或许就是“这一瞬间”。去年一场计算机围棋锦标赛举行时,人们对电脑何时能战胜人脑的预测还是以百年、十年为单位。谁也没想到,就是现在的这场较量中,电脑迅速获胜并绝尘而去。

  站在围棋这个里程碑旁边,看着它飞驰而过的这个瞬间,人们会想些什么呢?

  火车不会总比马车慢

  两百年前,斯蒂芬森刚造出第一辆火车时,有人嘲笑它没有马车快。但当火车一旦超过马车,马车就再也追不上。

  70年前,第一台计算机“埃尼亚克”刚刚诞生,人类就梦想计算机会有一天拥有智能,它也被形象地称为“电脑”。但是随后半个世纪,电脑没有真正表现出智能。  直到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世界。相对少为人知的是,此前一年“深蓝”首次挑战卡斯帕罗夫还以落败告终,升级后才以二胜一负三平的小优势胜出。这说明那时人工智能还“跑”得不够快。

  “这类比赛是人工智能前进道路上的里程碑,”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者马克·戴森罗特对新华社记者描述了三个重要里程碑:先是国际象棋;然后是2011年在美国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人工智能“沃森”战胜两位此前的人类冠军,显示了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搜索、推理等多个领域的突破;“围棋是最新的里程碑”。

  围棋被称为“人类智慧最后高地”,因为它的变化比国际象棋等其他棋类繁复得多,有计算显示其可能性总数超过了宇宙中已观测到原子的总数。“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主要靠强大的计算能力“暴力穷举”,这在围棋中不可能做到。

  但“阿尔法围棋”以模仿人类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取胜。2015年10月,它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成为第一个战胜人类职业棋手的围棋程序。在本月与近十年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李世石的五番棋大战中,它又以4:1胜出。

  在更复杂的围棋枰上,比分却更悬殊,说明在棋类运动中人工智能已经远超人类。在此次“人机大战”的网络视频直播中,曾获多个世界冠军的古力九段也被人工智能的表现震惊,一度脱口而出“阿尔法老师”,这是人脑对电脑的致敬。

  人工智能列车在加速

  从1988年首次有电脑战胜国际象棋大师级人物本特·拉森,到1997年“深蓝”战胜标志性人物卡斯帕罗夫,用了近十年。而从“阿尔法围棋”战胜职业棋手樊麾,到战胜标志性人物李世石,只用了不到半年。

  人工智能这列火车,确实越跑越快。

  这首先要感谢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产业界元老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芯片的性能每约两年就会翻一番。这个定律在过去50年中一直有效,说明电脑的硬件性能一直在指数式增长。今天的普通电脑,性能不但远胜祖宗“埃尼亚克”,也超过了20年前的超级计算机“深蓝”。

  其次是算法的提升。“‘阿尔法围棋’使用所谓深度学习技术和新型搜索技术在一个全新的层次下围棋,”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巴特·塞尔曼对新华社记者说,“它意味着机器智能真正上了一个新层次”。

  简单地说,深度学习就是模仿人类神经网络,可以使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学习而不再穷举计算。“阿尔法围棋”在对战樊麾之前已练习了超过3000万个棋局,从这个大样本中摸索出一套“价值网络”和“策略网络”,前者用于评估棋盘上的各个位置,后者用于选择在哪落子。与“深蓝”相比,“阿尔法围棋”所评估的棋子位置只有数千分之一,算法大为进化。

  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助推下,人工智能这趟列车不断加速闯进新领域。如今,在语言、自动驾驶等棋类之外一些规则比较清晰的领域,人工智能也正接近人类的水平。

  “如果人工智能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们或许在未来10到20年里就能看到电影《钢铁侠》中那个人工智能助手贾维斯,”戴森罗特说。

  畅想远景,美国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曾预言,人工智能的进步会不断加速,聪明的机器会设计更聪明的机器,这种自我强化最终会导致人工智能达到一个“爆发点”,成为远远超出人类智能水平的一种存在。

  “爆发点”是否到来,许多专家持不同意见,但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正飞速发展已是共识。

  上车、下车还是刹车?

  面对人工智能这趟飞驰的列车,是应该上车、下车,还是要为它备好刹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产业界看到了巨大的经济机遇。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对新华社记者说,人工智能商业化潜力巨大,计算机认知的发展将超越IT业本身,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机遇,催生新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塞尔曼说,在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中,涉及交通领域的将占10%,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得益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创新产品。

  许多科技巨头纷纷“上车”:2013年,在深度学习领域走在前沿的两位著名学者分别加盟谷歌和脸书;2014年,谷歌以4亿美元收购开发“阿尔法围棋”的深度思维公司,百度则招揽著名深度学习专家吴恩达;2015年,丰田招揽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机器人专家,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资10亿美元开展人工智能研究……

  前景诱人,人类作为整体要“下车”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许多重量级人物呼吁,要为人工智能添加可控的“刹车”。

  2015年,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斯蒂芬·霍金等科技界名人领衔签署了一份公开信,信中说:“因为人工智能有巨大的潜力,有必要在研究如何利用其好处的同时,避免可能的陷阱。”在公开信上签名的有数千名各界人士,他们认为,一定要保证“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做我们想让它们做的事”。

  人工智能“造反”是多年来科幻小说和影视的主题。从约两百年前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杀人怪物、到近些年《终结者》和《黑客帝国》中智能机器人追杀人类,人们一直对此怀有深深的戒心。

  “应把作为严肃科学的人工智能和影视科幻中的人工智能区分开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周志华教授对新华社记者说,“严肃的人工智能研究从来没想过要‘威胁人’,因为它只是一门科技,其成果都有理论的上下限。”

  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奥伦·埃齐奥尼也说,虽然“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是一个重大成就,但宏观来看,“它只是整个人工智能历史的一小步”。

  多数专家认为,人工智能仍面临技术瓶颈,目前应用范围还很狭窄,要像人类那样处理复杂和模糊的情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阿尔法围棋”开发者德米什·哈萨比斯说,“阿尔法围棋”只会下围棋,今后希望能将这种人工智能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医疗机器人,不过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

  有观点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更可能与人类“共生”:硅基的人工智能以一种方式飞速前进,碳基的人类智能以另一种方式并肩前行。人工智能可以做专门的重复性工作,比如会计、司机、建筑工人等,而人类大脑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也许很多年以后,当星际飞船中的人类和电脑下棋娱乐的时候,他们会想起21世纪初,人工智能从标示“围棋”的里程碑旁飞驰而过的瞬间。(完)(综合新华社记者黄堃、李宓、彭茜、林小春、张家伟报道)

 

推荐阅读:

人机大战最终局:李世石不敌AlphaGo

新华国际时评:人机大战 超越胜负

国内网友围观“人机大战” 网站直播名家解读

李世石:人类可以应对AlphaGo 我实力有不足

李世石谈输人机大战:非人类失败 再下也不一定赢

【纠错】 [责任编辑: 田明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51915631